全国俄罗斯与东欧中亚研究青年学者与博士研究生“云聚”华东师大,激发学术争鸣

作者:2021/12/04 04:11

2021年11月27-28日,第四届全国俄罗斯与欧亚研究青年教师与博士生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在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指导下,本届论坛由《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俄罗斯学刊》和《俄罗斯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所知名高校的60余位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参加。

在11月27日举行的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长王晓泉、《俄罗斯学刊》主编靳会新致开幕辞。

王秘书长强调,学会工作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尤其注重为青年学者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青年学者无论未来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政策性研究,都应心怀家国,不囿于西方研究范式亦步亦趋。学会平台由大家“共商共建共享”:“共商”,即不断吸纳会员单位及青年学者们的意见与需求,作为学会的建设动力与方向;“共建”,即举各方之力共办活动;“共享”,即共享学会建设成果,为学界发展助力。

靳主编则从传帮带的角度,指出论坛举办至今已有四年,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非常用心,一直受到全国各地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与参与。邀请经验丰富的前辈老师对青年学者的论文进行指导,这既为青年学者提供探讨交流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外部学术环境,也让期刊编辑部有机会发现更多的优秀青年学者,为今后的刊文与期刊发展构筑人才网络。论坛议程特别设置了论文点评环节,希望对青年研究者有所助益。


(王晓泉秘书长致开幕辞)

(靳会新主编致开幕辞)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冯绍雷先后作专题讲座。

李永全会长首先肯定华东师范大学在俄罗斯研究、欧亚研究方向的学术影响力,并对当前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建设情况作基本介绍。他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相关综合性人才紧缺。作为从事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者,既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也要关注后备人才的培养。随后,李会长分享了他多年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心得:一、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处理好国际研究中的“方法”与“立场”问题;二、在方法问题上持开放心态;三、选题当量力而行,避免无法驾驭的题目;四、学会搜集、选择与使用文献素材;五、区分“政论”与“学问”,做学问需严谨。

冯绍雷教授则聚焦中美俄三边关系,从几何力学角度、国际关系角度深刻探讨了双边和三边关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冯老师提出,中美俄关系在历史上主要体现为对抗型、协同型和制衡型三种类型,未来中美俄关系仍面临巨大挑战,参与各方需要将外部力量与挑战转化成内生动力,并总结了当前中美俄三边关系的特点,从学术角度向青年学者分享了中美俄三边关系的研究方法。

两位教授发言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学界前辈对青年人才的关爱与期望。


(李永全会长做专题讲座)

(冯绍雷老师做专题讲座)


11月28日下午,论坛第一部分青年教师研究分享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主持,胡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游涵(四川外国语大学)、葛静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孔桥雨(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石靖(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研究院)、汪乾(国仿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阎美萍(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殷思孟(大连外国语国际关系学院)、于优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先后分享了各自的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副主编张昊琦、《现代国际关系》主编何桂全分别从选题创新、文章逻辑构建、写作规范等角度对参会文章逐一做了深入点评。


(张昕老师主持青年教师论坛)

(张昊琦老师点评发言)

(何桂全老师点评发言)

(青年教师发言)


11月28日下午及晚间,论坛第二部分博士生研究分享会举行。会议第一节由华东师范大学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贝文力老师主持,张慧敏(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李艳龙(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杨雯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曹亮(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瞿继文(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和胡玉超(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围绕各自的研究议题进行了阐述。《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主任赵青海老师和《社会科学》主编胡键老师从选题、结构、学术规范和理论阐释等方面对论文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贝文力老师主持博士生论坛)

(胡键老师点评发言)

(赵青海老师点评发言)

(博士生发言)


会议第二节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阎德学主持,边敏嘉(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李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赵唯一(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王凯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王昊颖(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赵晓宇(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科学系)、方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莹(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刘洪宇(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和凌梦远(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先后作了研究分享。《俄罗斯学刊》主编靳会新老师和《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副主编张昊琦老师从论文选题、谋篇布局等方面作出具体指导。


(阎德学老师主持博士生论坛)

(靳会新主编点评发言)

(张昊琦老师点评发言)

(博士生发言)


会议第三节由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教授徐广淼主持,苏煜婷(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郭志奔(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魏建勋(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刘若锋(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高勤(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贾鹏悦(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黄硕(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邓仕琴(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先后作研究分享。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曾向红老师和《国际关系研究》主编余建华老师从论文选题、写作方法、框架设计等方面给出具体且务实的指导意见。


(徐广淼老师主持博士生论坛)

(曾向红老师点评发言)

(余建华老师点评发言)

(博士生发言)


与会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纷纷表示,此次论坛形式务实新颖,会务筹备工作细致贴心,此行获益匪浅,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交流学习。第四届全国俄罗斯欧亚青年教师与博士生论坛还为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分别设立了奖项,游涵等六位青年教师和方亮等十位博士生分别获得本届论坛的一二三等奖。(名单附后)

会后,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处专门发来指导意见:“青年教师和博士生论坛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界的人才队伍基础。华东师大出面组织这个论坛,让我们对这个论坛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你们把论坛的形式搞得更活些,影响力更大些,品牌更亮些。如有需要学会秘书处支持之处,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会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会务保障组合影)


附:第四届全国俄罗斯与欧亚青年教师与博士生论坛获奖名单

青年教师组

一等奖

游涵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二等奖

葛静深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胡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

三等奖

石靖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孔桥雨 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

阎美萍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博(硕)士生组

一等奖

方亮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曹亮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二等奖

王昊颖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张慧敏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邓仕琴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三等奖

王凯华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

高勤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赵晓宇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科学系

郭志奔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杨雯晶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文字 | 曹亮 张慧敏

图片 | 邱宇鹏 张乐然 董潇阳

审稿 | 阎德学

编辑 | 吴宗晏


版权所有:华东师范大学 沪ICP备05003394
地址:东川路500号 200241 电话:86-21-62233333